提供线上远程、线下面对面心理咨询,下载乐天心晴App首次下单赠15分钟免费咨询
<<点我下载乐天心晴APP注册即可下单抵用>>

心理学中存在的一些误解

心理学中的一些常见的误解:
1. 世界上存在着一些奇招妙术,可以帮我猜出别人在想什么。
要知道对方在想什么只有一个办法:请他告诉你!如果对方不愿意,或者不愿意对你讲实话,没有任何方法能够帮助你知道对方在想什么。如果说有什么法宝的话,那个法宝叫作“信任”。
然而心理医生明白这一点,普通大众却未必。我们会发现,一些大腕咨询师面对一个来访者,倾听上几次,十几次咨询都不敢断定自己真得掌握了对方心理问题的要点,但普通人却可以打上一个照面就说:那小子我早看清他本质了。专家和外行的区别就在于此。
2. 只要耐心说服教育,就可以改变一个人。
人的行为都是在正负强化,也就是奖励和惩罚中改变的。如果你通过大量说服教育后,对方真的有所改变,那十有八九是他把你当唐僧了——你的说教本身就是最强烈的恶性刺激。
人的行为都是被这类事情改变的:小时候调皮被父亲抽耳光,在学校违反纪律被罚站,工作不认真被开除,谈恋爱被对方甩,作生意被人家骗……大道理不是一点用没有,但它只起到自我说服的作用:一个人的行为先改变了,然后他给自己找一个改变的理由,这个理由会把已经形成的变化巩固住。这个规律叫“费斯汀格认知不协调现象”。
所以,如果某个人的某种行为你很想改变,但又不具备奖励惩罚的可能(比如想改变你父母,你老板),你最好放弃这个努力,乖乖忍受吧。
3. 通过这次谈话,我了解到你
通过谈话只能了解到一个人谈话的能力,其它什么也了解不到。每种心理特质都有它表现的场面,你看不到某人在那个场合下的表现,你就根本不知道他心里是否埋着那种东西,是多是少,是强是弱。比如一个人说他很勇敢,你可以点头说,哦,不错啊。然后你等着看他面对歹徒抢劫会有什么反应。
4. 我很自卑,怎么改变?
人自卑是对自己真实地位的认识。如果一个人社会地位低,技能又不足以应付眼前的麻烦,他为什么要不自卑呢?如果一个什么也不会,什么业绩也没有的人却不自卑,那岂不是件可怕的事?正视自己的自卑,努力提高技能,这才是对付自卑的正确方法,不要一味陷在情绪中,却什么行动都没有。
5. 告诉我怎么才能永远不痛苦?
没办法。痛苦是一盏警灯,提醒你现在的生活出了问题。如果银行的警报响了,你是去查找原因,还是把它关掉了事?
那么,可不可以让我的生活永远不出问题,进而不会痛苦?也没办法,记住那句话吧:树欲静而风不止。社会是由多少亿人组成的,不会因为要与你协调而凝固住哪怕一秒钟。
6. 这社会对我很不公平!
不公正有两种。一种是制度上的,公开的。比如A省高考分数比C省高,或者乙肝患者失去许多工作机会。这种不公正是要反对的。
还有一种是行动中的不公平。公平要以事实为基础,而查清事实要花费大量成本。A杀了B,这件事的过程可能只有几分钟,p-olice要把它查清楚就得花多少人力、物力。所以生活中许多不大重要的事件根本不会被非当事人知道。比如昨天你回家晚了,是否在和情人约会?你爱人要想知道,得花多少调查经费,请多少专业人员?于是他(她)只能凭经验去给你行为异常作解释,并且极有可能冤枉你。
所以,当两个学生吵起架来找老师解决,或者两个员工发生矛盾找领导说理,老师和领导又能作什么呢?取指纹?验体液?找监控录像?找旁证?开N次庭?根本不可能,他只能凭自己的经验快速判断一下谁是谁非。这意味着即使你有理,你也有一半的可能被委曲。
但这个规律是公平的,在另外一些事上你可能是占了便宜。只不过当人们因为不公正占便宜的时候,他会认为理所应当。
7. 我这一生没有什么幸福的事,只有痛苦的回忆。
后半句对,前半句错。你过去有许多成功。你顺利的时候比你不顺的时候多得多。但人倾向于记得那些未完成的事情,记住挫折。而一件事顺利完成,你当时美一美就过去了,不会在心里留什么印象。
8. 上周五他明明看到我了,怎么说没有?
现在拿起笔,把你上周五做的每一件事,遇到的每个人都记下来。
不可能有什么人完成这一工作。我们记住的都是最重要的事情。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适应机能:如果我们记住每天遇到的每件事(多达几十件),每个人(可能有几百),你的脑袋就爆炸了。
9. 天生我才必有用
事实上,几乎每个孩子都幻想父母是在深思熟虑后才生下自己的。这个幻想有时候会牢固到可笑的程度。请早早抛弃它,记住,这社会到底需要不需要你,你不知道,社会也不知道。你得努力让社会需要你,否则极可能成为被淘汰的垃圾。
10. 我和他(她)生活了这么多年,还不了解他(她)
一个人想了解另外一个人,不在于时间长短,而在于是否从许多不同场合下去观察对方。人在婴幼儿时期没有场合意识,不管人前人后,想哭就哭。而每个成年人都已经树立了明确的场合意识。所以你即使天天看到一个人(比如电视上的成龙),你只不过是在一个固定的场合下看到他,不知道他在其它场合下的行为。
最需要注意的是,你自己就是一个微型的特定场合。当一个人要见你时,他会想:我马上要见张三了,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地位?他喜欢听什么?不喜欢听什么?我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即使他不明确地考虑过,潜意识里也会想过。所以你看到的往往只是别人为你特别做出来的一些行为模式。


上一篇文章:青少年有哪些不健康心理
下一篇文章:留给80后的最大“悬案”
分享到:

乐天心理咨询,解除心理束缚,重获心灵自由。      联系电话:021-37702979    021-52951186
标签:
分类:心理文章| 发布:乐天心理咨询| 查看: | 发表时间:2011-7-13
原创文章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乐天心理咨询中心 网址:http://www.wzright.com/
本文链接:http://www.wzright.com/psychological-counseling/552.html

相关文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点击更新验证码

咨询项目:强迫症抑郁症恐惧症焦虑症一般心理问题     组织项目:企业EAP疗法培训
欢迎关注上海乐天心理咨询中心官方微信   上海乐天心理咨询中心是上海心理咨询机构强迫症抑郁症青少年心理咨询婚姻家庭咨询心理咨询服务创优全国 心理咨询中心地址:上海市徐汇区中山西路2240号鼎力创意园B401室  免费预约电话:021-52951186 021-37702979  Copyright © 乐天心理咨询中心 www.wzrig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44013 -4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4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