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线上远程、线下面对面心理咨询,下载乐天心晴App首次下单赠15分钟免费咨询
<<点我下载乐天心晴APP注册即可下单抵用>>

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心理咨询_儿童心理健康

置顶推荐

最近更新

亲子沟通技巧

 

亲子沟通技巧许多关于教人如何做父母的心理学丛书,几乎本本都提到亲子之间该如何沟通,这可以帮助为人父母者认识亲子沟通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的施行上,好像总无法达到预先设想的效果。亲子之间的沟通不应被视为一种理论的实践,也不仅限于言语上的表达,而是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表现出来的,除了文字的传递之外,它包含的方式很多,包括表情、手势、姿态、声调等等,现在,上海心理咨询中心亲子教育专家介绍了几个亲子沟通的技巧,可以给家长们参考借鉴!

...

2016-2-27 评论:0 亲子沟通 家庭关系
父母情绪对孩子心理造成的影响

我们时常可以看到:有些父母经常把工作中的一些负面情绪带回家里,在工作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了,回家一顿牢骚,或者在工作中看到一些自己不想看到的事情了,回家后一顿评头论足,还带上很多自己的不满情绪,抱怨,指责。父母们大多以为,这么做,自己的情绪可以宣泄了,心里可以达到平衡了,压力也有所缓解了,自己就舒服多了。殊不知,自己在孩子面前已经犯下了很大的错误,自己的这种行为已经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
2016-1-25 评论:0 儿童心理 家庭教育
妈妈如何应对孩子的哭闹表现?

 有一个母亲问我,她的5岁的孩子歇斯底里地哭闹,扯头发、大喊大叫、躺在地上撒泼打滚,自己该怎么办?我问她,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孩子表现得最为哭闹?这位母亲很诚恳地回答,在孩子想得到一个玩具而大人不同意的时候最为明显。我问她,当孩子出现这样的表现的时候,你们是如何应对的呢?这位母亲就回答:那还有什么办法?当然是到最后只能买给他了!我说:这就是问题所在。  

很多的妈妈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经常说:宝宝不哭,妈妈给你吃糖!或者宝宝不要闹了,妈妈给你看电视好不好?原本孩子的哭闹和吃糖或看电视是没有任何关联的事情,反而被父母们一开始就拉扯到了一起。当父母们一次一次以这样的方式去满足孩子的时候,逐渐地,在孩子这里形成一种越来越强而有力的条件反射----原来我这样哭闹就可以得到我想要的东西了呀!于是久而久之,在孩子大脑中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甚至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以哭闹等各种形式来要挟自己的父母。  

...

2016-1-13 评论:0 家庭教育 儿童心理
家庭教养中言行一致的重要性

 文章来源:上海乐天心理咨询中心 作者:刘曦琨

很多父母对教养孩子感到困惑,他们面对咨询师,经常抱怨的一个问题就是,我总是教育我的孩子,给他讲道理,他好像能听进去,可是行动起来,立刻就把我的教育丢得一干二净,让人感到十分头疼。这种情况在现代家庭中并不少见,究其原因,恐怕只有一点,父母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过分注重言而忘了行,言传身教,是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对孩子的教育,言传和身教相结合才有更好的效果,比如,有些父母教育孩子要用功读书,要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并且告诉孩子读书的很多好处,可是下班吃饭之后,立刻叫着邻居街坊去打麻将,这样的身教当然对孩子起不到榜样的作用,研究分析,如果父母想要让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就是和孩子一起培养这个习惯,吃饭之后,拿一本书随便翻看,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记住父母看书的样子,这种印象会潜移默化到孩子身上,让他们也爱上读书。之前心理访谈有一个案例,一个父亲下岗之后,就放弃工作,每天照顾孩子,把自己对生活和未来的全部希望转移到孩子身上,可是孩子的表现则越来越糟糕,高中几乎辍学,无奈之下求助心理医生,心理医生从父子的相处模式看到,儿子重现的只不过是父亲的处事模式,父亲遇到困难不能站起来,丢了工作不再重新好工作,孩子遇到了学习的困难,也是容易放弃,虽然知道要努力刻苦,可是行动上就是没有动力,因此心理医生建议父亲重新找工作,这样孩子才能慢慢的好起来。这就说明父母身教对于孩子性格养成的重要作用,因此如果你也有如上困扰,请检讨自己,在教育孩子的同时,自己是否也做到了?

...

2016-1-11 评论:0 儿童教育
孩子大了不好管了怎么办?

孩子大了,越来越难带了,我感觉到自己已经把控不了了。我的女儿已经9岁了,刚刚读完2年纪,快要上3年级了。孩子越长大越是不听话,现在都会和我顶嘴了。最近不是放暑假嘛,我想给她补补她的语文,就给她报了个语文班和写作班;另外,我听老师说,要充分发挥他们的艺术能力,开发孩子的右脑神经网络,所以我给他她报了一个钢琴课。但是女儿一点都不珍惜,她说她不要学写作,她讨厌写作,她还说不想弹琴,听到别的同学说弹琴很辛苦。而且她还爱看童话书,我看到后都没收了,毕竟童话书里的世界和现实世界太远了,会歪曲孩子对现实的看法和在现实世界里的适应。后来我还给她买了唐诗宋词,让她每天早上写作业前读一读,我还是坚信学习传统文化才是最好的教育。昨天,钢琴课第一天开学,女儿死活不要去,就坐在地上哭。我和她说:妈妈都是为你好,给你报了那么贵的课,别的孩子想学都不一定能学。最后还是我把她拖过去的,孩子又哭又闹的,作为大人,这么多眼睛看着,我真是丢尽脸了啊,但是你说我还能有什么办法?我受了委屈,还总会期待孩子长大了哪一天她会慢慢理解我的一片苦心,这样一想,我就会觉得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但是,下午孩子回到家之后,一看到我就哭着和我说:你太霸道了!你是个坏妈妈,我讨厌你!我一下子就懵住了。老师,我都是在为她好,反而换来一个坏妈妈的名号。难道我不做任何事情就是最好的吗?你说我能怎么做啊?  

...

2016-1-10 评论:0 儿童教育
孩子胆小怎么办?

 目前不少家长都很多头疼一个问题,那就是:我家的孩子太胆小了。大人之所以关注孩子是否胆小,是因为胆小是内向的代名词,而对于大人而言,外向是最好的性格,为了让孩子变的外向,他们也在积极寻找解决办法。 对此,心理专家认为,胆小不一定是天生的气质问题,后天的很多因素也会造成孩子胆小的表现。比如家长教育不当、孩子的不良体验等,家长如果想要帮助孩子克服胆小,就必须要弄清楚原因,再对症下药。 很多家长经常训斥孩子,经常恐吓苦恼的孩子,比如,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告诉孩子会遇到鬼,这样就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缺少勇敢精神,做事畏首畏尾,唯唯诺诺,让孩子变的胆小,对于这个原因,大人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养方式,鼓励孩子,不训斥,不恐吓,对事不对人,正确引导,帮助孩子独立和发展解决问题的办法。 因此,对于大多数独生子女的家庭来说,只有大胆放手让孩子去做事,让孩子在生活中接受锻炼,才会使孩子变得勇敢,变得坚强,逐渐成长为一个富有勇敢精神的人。

...

2016-1-3 评论:0 性格培养
给孩子释放情绪的权利

 

中国人的传统习惯是倾向于压抑自己的情绪,并不轻易让人知道。同样地,当面对自己的孩子的哭泣和喊叫时,这些家长们普遍表现出来的行为就是制止。然而,这里存在一个盲点,也是家长们容易忽视的地方;孩子的情绪的展露则是是能量的流动,感受的表达。因此,家长们要学会还给孩子释放情绪的权利。 
曾经笔者看到过一个场景:大家围在一起说说笑笑,突然其中在一个家长怀里的1岁左右的男孩子哇得一声哭了,父亲一下子着急地不知道该怎么办才能化解尴尬。这人群中有一个中年男人走出来,胸有成竹地对在场的家长们说:看我的,小孩子哭的时候就得这样!然后就对着这个孩子神情威严地大声呵斥一声:不许哭!突然,孩子的表情顿时凝住了,即刻停止了哭声,而喉咙里还在继续哽咽着。所有的人诧异地看着这个男子使用的方式方法的快速有效,这位男子非常骄傲地对着所有的人炫耀自己的成绩:看,小孩子哭就得这样!当时笔者还是未成年,当看到这一幕,心里很不是滋味,甚至对于这个家长的方式笔者感受到害怕。现在回过头来想想,这个孩子内心的诉求和渴望,以及表达的情绪的能量被强制性地压抑下来,致使身体的能量无法自由地流动,反而被卡在那里,以致消耗了孩子的生命力。  

...

2015-12-31 评论:0 情绪管理
儿童攻击行为的背后

在一次亲子活动现场,孩子们都在开心地嬉戏玩耍,一位5岁孩子的父亲不断地责骂孩子与其他小朋友发生肢体碰撞,还时不时地跑过去给孩子背上敲两下。不到10分钟,这个5岁的孩子在父亲的眼皮底下把另一个男孩给打的哇哇叫。尽管对方父母表现得很大度,可这位父亲还是边骂边把孩子揍了一顿。等孩子们安静下来后,我引导家长们就刚才发生的事情做一个讨论分享:为什么孩子会有攻击行为? 这个话题一抛出:很多年轻的妈妈们也谈及自己的孩子跟小朋友们玩耍时总是动手,怎么说也不听,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当我们问及家庭环境时:好多家长都不好意思地说:就像他妈(或爸),尤其是刚才打孩子的那位父亲,好像突然明白:是自己教会了孩子打人的。 其实,孩子的攻击性行为的形成有多种原因,如:家庭教育、心理原因、网络媒体的影响等。其中家庭教育模式对孩子的行为影响是最大的。

...

2015-12-29 评论:0 家庭教养
隔代教育,让人欢喜让人忧

现在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孩子,父母都是繁忙的工作族,他们为了赚更多钱留给孩子,往往生下孩子就交给父母抚养,自己很少和孩子在一起,为此,很多父母感到很轻松,因为抚养孩子的辛苦自己不需要承担,可是终于有一天,他们无奈的发现,父母带大的孩子和自己期望的样子差距越来越大,他们往往没有礼貌、无理取闹,寻求需要即时满足,他们过渡被长辈溺爱。这个时候,当父母的开始焦虑了,自己的孩子变的没有章法,应该怎么办? 其实,隔代抚养的问题在中国普遍存在。一般而言,隔代养育的坏处多于好处,比如,老人往往会纵容和溺爱孩子,努力满足孩子一切要求;他们过于关注孩子的物质满足,忽视对孩子的心理关注;剥夺了父母和孩子在一起形成依恋的时间,让孩子出生早期的依恋关系受到影响等等。所以,我们建议,父母尽量自己养育孩子,如果万不得已,也要尽可能的缩短孩子和长辈在一起的时间,增加自己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发展强有力的安全感和安全依恋。

...

2015-12-16 评论:0 隔代养育
爸爸和孩子一起游戏的好处
在中国传统观念里,家庭中的父亲承担了主要的经济重任,而自然地,母亲便承担起抚养孩子的那部分功课。当然,当爸爸与孩子做亲子游戏过程中,也有非常多的效果是母亲与孩子玩游戏中达不到的。  
1、增强孩子的自信心。爸爸在孩子心目中都有高大的形象,这份高大的形象在孩子心目中充满了对阳刚的崇拜和向往。因此,同孩子做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会潜移默化地将这份力量带入身体,并很好地强化这份能量,让孩子充满自信心,并在孩子在遇到挫折时,使孩子更有勇气去面对并冷静地处理。   

...

2015-12-9 评论:0 家庭关系
欢迎关注上海乐天心理咨询中心官方微信   上海乐天心理咨询中心是上海心理咨询机构强迫症抑郁症青少年心理咨询婚姻家庭咨询心理咨询服务创优全国 心理咨询中心地址:上海市徐汇区中山西路2240号鼎力创意园B401室  免费预约电话:021-52951186 021-37702979  Copyright © 乐天心理咨询中心 www.wzrig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44013 -4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403号